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水利发展保障体系 > 正文

主要任务—智能监管,保障决策

发布日期:2014年09月23日08:48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转发微博: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

以水利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建立县级水利调度指挥中心,以水利数据采集为基础,传递所采集信息至专家系统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并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水利工程的实施调度,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决策保障和支持。

1 建立水利信息采集和数据库系统

建立防汛防旱信息调控室,实施洪水预报和调度系统,提升防汛防旱决策指挥的科学水平。在叮当河、善后河、盐河、东门五图河等重点河流断面建设水文监测点,用于水量、水质自动监测,对重点控制工程配套建设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完善水资源配置监控调度系统,建立完善水文数据库,以及工情、水质、水资源、建设管理等数据库,建立水利数据中心。将水利信息及时向上传递,用于专家系统分析,提供决策支持。

建设历史、水情、水质、地下水等基础数据库和水文基础信息空间数据库,并建设数据库的同城、异地备份中心;建设水文数据处理、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及评价分析等各类水文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水文数据交换、管理和信息共享平台。开展水文测验技术、水文信息传输及处理技术、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技术、水文水资源特征及规律、水文新技术、新仪器、新方法在水文工作中应用的规范标准等方面的研究。

2)组建水利行业专家决策支持系统

基于水文、水质基础信息和数据库系统,创建灌云县水质监测、水利数据中心、防汛排涝决策、灾害发布、应急调度指挥等信息化智能监管应用平台,依托水利科研成果,组建水利行业专家决策支持系统。通过专家系统的综合分析,实现水安全、水资源和水环境等问题的辅助决策支持。同时,借助该平台完成信息、数据和指令的双向传递,实现达到信息通畅、决策实效、反馈及时

3)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水利工程决策支持方案的即时实施

根据专家辅助平台决策结果,借助物联网技术,建立数据采集专家决策反馈执行三位一体的智能化水利监管系统,确保决策方案的即时实施和监督实行。

 

责编:灌云县人民政府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收藏此页】【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