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村水利保障体系 > 正文

主要任务——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

发布日期:2014年09月23日08:24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转发微博: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

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应突出抓好现有小型水源工程更新改造、两个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和小型灌区渠系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因地制宜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和排涝工程,重视和加强田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配套水平。

平原区以灌排沟渠优化配套为重点,新建和改造渠系建筑物,加强沟渠疏浚和渠道防渗,巩固提高农田灌溉、排涝、降渍能力,突出小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新沂河沿线及东部圩区以圩堤达标、泵站更新改造、圩口闸建设为重点,疏浚圩内水系,实现挡得住、排得快、降得下、灌得好;西部岗岭地区着重开展水源工程建设外,应适当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注重排水系统的改造,协调解决岭地兜浆土壤易涝易旱和一条岭东西两侧荡地(5等高线以下属荡地)易涝的问题。

高效节水灌溉应根据不同分区的种植结构,以管道输水和喷灌为主。部分示范园区全面配套建设支(斗)口计量设施。

规划至2015年以渠系建筑物配套、泵站改造、圩堤达标建设与提高排涝动力为主,每年建设12个集中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到2020年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74.78万亩。规划期间整砌渠道3825条,其中整治长度3317.2km,衬砌长度2669.26km,新建改造渠系建筑物及涵闸16902座。整治排水沟6150条,整治长度4373.24km,新增排水泵站14座,改造排涝泵站(闸)29座,总功率3111kW。改造泵站978座,装机36157kW。其中新建泵站157座,维修改造泵站821座。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1.15万亩,铺设主干管长度60km,配水管道121km,发展喷灌面积0.45万亩,铺设主干管长度22.8km,配水管道37km

 

责编:灌云县人民政府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收藏此页】【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