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保障体系规划思路与布局
发布日期:2014年09月23日08:13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小中大转发微博: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饮水安全是灌云县水利现代化的另两个重点。围绕灌云县发展“高效、优质、高产”农业的目标,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全县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状况,提高防洪除涝灌溉供水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农村生产和生活供水安全,提高农业供水保证率,为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与保障。
灌云县农村水利建设总体思路为: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合理配置各种水源,做到蓄、引、提、调相结合,中、小、微型工程并举,通过水源工程的建设和灌排渠道整治,提高灌溉保证率;继续实施叮当河、官沟河等中型灌区改造和面上重点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增加排涝动力,减少洪涝灾害;推进该区域以及新沂河沿线低洼圩区的治理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县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全面疏浚淤积严重的农村河道,使水系引排畅通,农村水环境得到改善;着重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针对水厂分布现状,采用管网延伸、新建水厂等方案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在把握总体思路的同时注重因地制宜的分区发展策略:针对岗岭地区地势较高水源匮乏的特点,主要通过泵站、塘坝的的新建、改造与维护,提水线修复与维护来解决水源短缺问题,采用蓄引提调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利用塘坝、排水沟道拦蓄雨水,并根据地形特点开展渠道防渗节水;对于平原地区的叮当河灌区和官沟河灌区,主要进行灌排渠系整治提高用水效率,通过河道疏浚,拆坝建桥来沟通水系,提高河道的排涝和蓄洪能力,并开展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工程,减少输水损失;对于界南和界北以圩区为主的灌区主要通过沟河疏浚,扩大圩内水面率以滞蓄洪水,新建、改造泵站、圩口闸,并进行圩堤达标建设,增加排涝动力,提高圩区防洪能力。
图1. 灌云县农田水利规划布局图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收藏此页】【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