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质量安全 > 正文

灌云县农委致全县芦蒿蔬菜种植户一封信

发布日期:2014年02月26日15:59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转发微博: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

  芦蒿是我县的特色产业,也是西部岗岭地区支柱产业,近几年来我县芦蒿的品牌知名度不断上升,市场份额逐步扩大,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为促进芦蒿产业健康发展,明确所有蔬菜生产单位和个人为蔬菜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单位主要负责人是蔬菜质量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其生产的蔬菜质量安全全面负责,在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为了他人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也为了自身的财产安全,请你务必了解农药安全使用常识,合理用药,保证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为广大市民提供无公害的食品,为此,特提请广大芦蒿蔬菜种植户和供应商注意阅读此告知书。

  1、国家明令禁止不准生产、经营和使用的23种农药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

  2、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等作物上限制使用的19种农药

  除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铵五种在一切作物上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外,还有14种不准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药材上使用,这些农药是:甲拌磷(3911)、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呋喃丹)、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禁止氧乐果在甘蓝上使用。禁止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在茶树上使用。禁止丁酰肼(比久)在花生上使用。禁止特丁硫磷在甘蔗上使用。除卫生用、玉米等部分旱田种子包衣剂外,禁止氟虫腈在其他方面的使用。

  任何农药产品都应按照农药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禁止超范围使用。

  3、使用农药应注意哪些事项?

  《农药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农药防毒规程,正确配药、施药,做好废弃物处理和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第二十六条规定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规定,按照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防止污染农副产品;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第二十七条规定使用农药应当注意保护环境、有益生物和珍稀物种;严禁用农药毒鱼、虾、鸟、兽等。

  4、农药分为哪几类?

  农药的分类方法很多,为了方便农民朋友购买和使用农药,这里只简单介绍一种根据防治对象的分类情况。按防治对象分类,农药主要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等。在我国,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用量最大,杀虫剂是用来防治有害昆虫的;杀菌剂是用来防治植物病原微生物的;除草剂是用来防除农田杂草的。

  5、什么是农药安全间隔期?

  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放牧、收获(采收)、使用、消耗作物前的时期,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到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间隔时间。在果园中用药,最后一次喷药与收获之间必须大于安全间隔期,以防人畜中毒。常见农药安全间隔期。(1)杀菌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天;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3~5天;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4~7天;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7天;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4~5天;50%加瑞、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2~3天;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3~4天。(2)杀虫剂:10%氯氰菊酯乳油2~5天;2.5%功夫乳油7天;5%来福灵乳油3天;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天;1.8%爱福厂乳油7天;10%快杀敌乳油3天;40.7%乐斯本乳油7天;20%灭扫利乳油3天;20%氰戊菊酯乳油5天;35%优杀硫磷7天;20%甲氰菊酯乳油3天;10%马扑立克乳油7天;25%喹硫磷乳油9天;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天;5%多来宝可湿性粉剂7天。(3)杀螨剂:50%溴螨酯乳油14天;50%托尔克可湿性粉剂7天。

  6、合理用药应掌握哪些原则?

  一要弄清防治对象,“对症下药”。二要抓住有利的防治时期,把农药用在“火候上”。如防治幼虫在幼龄阶段,防治钻蛀害虫在蛀入前,使用保护性杀菌剂防治在病菌侵入寄住前。三要选用适当的施药方法,应根据病虫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发生环境等情况确定适宜的施药方法。四要掌握合理的用药次数和用药量。用药量根据药剂的性能、不同的作物、不同的生育期,不同的施药方法确定,施药次数根据病虫害发生时期的长短、药剂的持效期及上次施药后的防治效果来确定。五要根据天气条件进行施药。气候条件的变化不仅可影响药剂的理化性质,同时又可影响防治对象的生理活动,从而影响药效。六要合理混用农药。合理混用农药不仅可扩大防治谱,而且还有增效、防止病虫抗药性、节约人力物力、经济用药等作用。

  7、如何做到安全施用农药?

  (1)施药人员必须经过训练。(2)不允许未成年人和儿童施用农药,或接触农药;要在远离他们的区域进行安全作业。(3)孕妇、哺乳期妇女不能从事施药作业。(4)根据施用的农药毒性级别、施药方法和地点,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5)施用高毒农药时,必须有2名以上操作人员,施药人员每日工作不超过6小时,连续施药不超过5天。(6)施药时,要注意天气情况,一般在要下雨之前,雨天,大风天气,气温高(30℃以上)时不要喷药,以免药雾(粉)被冲刷、飘移,造成防治效果差,还有可能发生作物药害和人、畜中毒事故。(7)施药人员要始终处于上风向位置施药。(8)工作人员施药过程中不准吃东西、饮水和抽烟。如需吃、喝、抽烟,应离开施药现场,洗净手、脸,脱去防护衣物。(9)不要用嘴去吹堵塞的喷头,应用细签、草杆或水来疏通喷头。(10)施药时现场不允许非操作人员和家畜停留,凡施过药的区域,应设立警告标志。一般至少24小时以后,才能进入喷药的田间。(11)农药拌种应远离住宅区、水源、食品库、畜舍,并且在通风良好场所进行,应穿戴防护用品,不得直接用手接触农药操作。(12)临时在田间存放的农药、浸药种子及施药器械,必须有人看管,及时处理。(13)库房熏蒸,应设置“禁止入内”、“有毒”等标志,库房内温度应低于35℃;熏蒸作用必须由2人以上轮流进行,并设专人监护。(14)施药人员如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应立即离开现场急救治疗。

  8、如何科学使用农药?

  目前,农产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如何科学使用农药是广大种植户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1)农药品种的选择。生产实际中要按农业标准的要求使用,避免滥用药、乱用药。(2)合理安排施药时间。确诊病虫害之后,根据病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适期,选择防治效果好、残留量少的农药品种确定合理的防治时间。同时还要考虑施药者与作物的安全性,避免在高温时期或作物敏感期施药,以免造成施药者中毒或作物出现药害。(3)施药方法。由于防治对象的不同,施药方法也有不同,必须充分考虑防治对象、药剂类型、施药器具的性能特点,才能很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药剂均匀地分布在作物或有害生物表面,取得科学高效的防治效果。如地下害虫,往往必须土壤撒施药粉、颗粒剂或淋施药液。(4)避免单一农药的长期使用。为避免抗药性的产生,种植户要合理的混配和轮流使用农药。在农药混配的问题上要注意几点:一是害虫对混用农药中的每一组分的抗性机制应该是不同的,混用农药中各组成的残留期应近似;二是在害虫产生抗性前农药混用才有作用;三是农药的轮用应选择不同机制的农药,以免形成交互抗性,为延缓害虫对某种农药出现的抗药性,还应考虑几种不同作用类型农药的合理轮用,对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和提高防治效果作用较大。(5)施药的剂量。施药时应考虑不同的防治对象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各类农药使用时,均需按照商品介绍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严格掌握施药量,不能任意增减。操作时不仅药量、水量称准,还应将面积量准,才能真正做到准确用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另外,还要尽可能减少施药的次数。(6)合理运用综合防治方法。农药防治还要结合其它有关的防治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化学防治与农业防治相结合往往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编:灌云县人民政府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收藏此页】【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