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地里走出来的省劳模——王圩村党支部书记 刘静
发布日期:2014年04月04日15:59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小中大转发微博:
有这样一个妇女,她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经常戴着一顶草帽在农田劳作;她少言寡语,偶尔露出一个真诚的微笑;她文化不高,但硬是在这片土地上收获了丰收的硕果,她就是被人誉为西瓜大嫂的陈娟。
说起陈娟,大家也许并不熟悉,但是,她“西瓜大嫂”的美誉却驰名港城,她种出的“王圩”牌西瓜享誉大江南北。她蝉联了三届王圩西瓜节西瓜擂主,多次获得省、市、县的表彰。她的创业故事令人动容,她的拼搏精神可歌可泣。
2006年,低温寡照,阴雨绵延,对王圩的西瓜种植户来说,是个不幸的年份,西瓜的灰霉病频发。种植西瓜效益全无,给陈娟带来了很大的痛苦,而从不服输的陈娟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片西瓜地里干出样子,不信东风唤不回。可是,种植西瓜,技术是难关。于是,陈娟跑书店,进培训班,求哥哥、拜姐姐,学习西瓜种植技术。
按正常生长规律,西瓜上市都集中在一个季节,没有多大利润。对此,陈娟开始思索:何不考虑种植反季节西瓜,能否在王圩的西瓜地里也应用大棚技术?
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陈娟,在2007年首次建了四幢大棚,成了王圩“首个大棚种植户”。为了提高西瓜的产量和销量,她花了一年多时间,外出取经。她先到盐城市东台县,学会了西瓜“对花”技术,然后又到山东省寿光市 “偷”来了 西瓜“嫁接”经验。
说起在山东寿光学习的那段日子,陈娟的脸上绽出些许笑意。是啊,一个女人家孤身一人来到山东,人地生疏,举目无亲,语言交流、吃饭住宿都成问题,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她在寿光县西瓜大棚区转了几天,身上带的钱快用光了,亲人朋友一个都不在身边。晚上,她倒在小旅社里的床上悄悄地抹起眼泪。就在她欲罢不能的时候,一个叫陈萍妇女和她不期而遇。她也姓陈,是个寿光西瓜生产大户。两人以姐妹相称,越谈越投机。在陈萍的瓜园里,陈娟一干就是一个多月。白天,帮她家干活,晚上让陈萍讲西瓜栽培技术。就这样,她凭着死记硬背,终于学到了山东人的西瓜栽培经验。陈娟回到故里,陈萍这个热心的姐妹,又给陈娟当上了远程技术顾问。
陈娟的反季节西瓜种植成功了。在王圩村的瓜园里,要数陈娟的西瓜最走俏。她的西瓜皮薄瓤艳,含糖量高,口感酥脆,且成熟早,上市快,价格高。四面八方的蔬果经纪人纷至沓来订购,产品是供不应求。为了让王圩西瓜做大做强,她毫不吝啬地把栽培经验介绍给大家,还多期专门无偿举办了西瓜培训班,为村民讲授西瓜种植技术。村民陈红新家生活比较贫困,看到陈娟种植西瓜致富了,也想从事西瓜种植,但是缺乏技术和经验,一直处于观望状态。陈娟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并向他传授技术,结成帮扶对子,还帮他解决资金问题。
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妇女,靠着她那股坚忍不拔的信念,吃苦耐劳的精神,干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成绩:省劳动模范、省十大农民女状元、“市农村优秀人才”、市“三八红旗手”、“县十佳新农民”、“县2010年度先进工作者”,县人大代表。
平凡而普通的陈娟,她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脚踏实地的辛劳。在我们构建和谐灌云、幸福灌云的今天,如果每一个灌云人都能象陈娟这样,艰苦奋斗,追求卓越,就不愁我们灌云梦想的实现!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页
【收藏此页】【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