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合作组织 > 正文

灌云甘薯地 刨出“金娃娃”

发布日期:2014年04月14日09:57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转发微博: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

  “甘薯大丰收,我们老百姓日子更好过了。”10月26日下午,记者随同灌云县农工办领导走进民发甘薯合作社甘薯种植基地,看见许多农民正在忙着把刚收下来的甘薯过磅入窖。见到我们到来,薯农许大爷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捧着一个大甘薯炫耀起来,“你们看这家伙长的,就是个金娃娃啊。”

 2013103110043511_副本.jpg

  据了解,灌云县民发甘薯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是在县委农工办指导下农民自筹资金成立的民间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以南农大和省农科院为依托,主要从事农业甘薯新品种、新肥料、新技术试验与示范推广。从农民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到农产品贮存、销售,全程为成员提供服务,并每年定期向科技示范户无偿发放甘薯新品种、苗、肥料等,通过示范户带动周边农户科学种田、实现增产增收。

  据介绍,灌云县是省定甘薯新品种、新肥料、新技术试验与示范推广基地。合作社多次邀请省农科院、南农大专家,上门无偿为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培训达5000人次以上,如今合作社成员已发展到3000多户,甘薯种植面积已扩至万亩。合作社从科研单位引进的苏薯17号、安平1号等三十多个口感不同的新品种,种植遍及县内8个乡镇三十多村,同时辐射到周边灌南、沐阳、东海、赣榆等地区。今年该县新推广的宁紫1号,经省农科院甘薯研究室测产,亩产超7000斤,获全省亩产量第一。

  合作社理事长刘敏捷告诉记者,经专家评定,灌云甘薯外表整齐光滑,皮薄、薯肉色泽鲜紫,淀粉含量高,品质上等,得益于灌云南岗岭上一条线地块通气性能良好的砂壤,土质疏松,地层深厚,保水保肥,酸碱度适宜。目前甘薯正在窖储待外运,将销往省内外各大超市。仅一茬甘薯,一户成员就可获利10余万元。

2013103110054454_副本.jpg

责编:灌云县人民政府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收藏此页】【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