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村庄环境整治 > 正文

四队镇农民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点“赞”

发布日期:2014年11月21日07:53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转发微博: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

  “通畅整洁的乡村道路,整齐美观的农家庭院……我们的生活环境变美啦!”漫步在灌云县四队镇各村居,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叹。

  今年以来,四队镇按照“六整治、六提升”要求,大力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加强邻里互助团结,促进生活环境和谐稳定……”在隆兴村务公开栏内,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宣传板块煞是引人注目。“农民是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受益者,也应该成为参与者。”该镇有关负责人说,该镇通过发放宣传册、张贴宣传报等形式,在全镇形成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走进村民胡大爷家,笔者看到他正认真清扫房屋。他告诉笔者,“在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中,我家房子的外墙被统一刷了色,墙体崭新、漂亮;门前的道路全被硬化,平坦而干净;现在我把家里清扫一下,准备在院子里为儿子办喜事,环境一点不比饭店差。”

  村庄环境好了,不能只是一段时间,要长期保持,需要一套有效的机制。为此,四队镇积极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每个村民小组有人负责日常保洁,村里把垃圾集中到封闭式垃圾房,垃圾车再把各村的垃圾运到镇垃圾处理厂。”该镇有关负责人说, “同时,我们还利用上级集中连片整治资金,每村新建了10多个垃圾房,购置了一辆垃圾运输车、60个垃圾箱,配备了3名保洁员,真正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

  据了解,除此之外,该镇又创新了“三包“模式,定村干部包到自然村,村干部包到组,农民包门前,实现了长效保洁的无缝隙、全覆盖。

  环境变好了,村民的生活习惯也变了。中南村48岁的保洁员付为军说,“现在俺的工作量比以前减少了很多,以前的确不行,到处是丢的垃圾。”村民姚文正则告诉记者:“以前村民生活习惯差,每个村几乎都有大小不一的垃圾坑,村民把垃圾随手一扔,弄得整个村子都臭烘烘的。现在大家都拎着垃圾袋出门,统一扔到垃圾箱里,好习惯成自然了。”

  杂乱无章的草垛不见了,房前屋后清洁干净,坑坑洼洼的泥土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街西村逐步变成了环境优美的和谐家园。谈及未来发展,该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不仅是环境美化,还要坚持与促进发展相结合,下步将在实现村容整洁目标的同时,投资兴建农民休闲中心、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和市民相同的公共服务。

责编:四队镇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收藏此页】【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