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病虫情报 > 正文

2016年秋播作物种子处理及地下害虫防治技术意见

发布日期:2016年10月18日10:12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转发微博: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

  近年来,我县秋播作物种传和土传病害有明显上升趋势,地下害虫在局部地区持续重发,作物种子处理可有效减轻种传和土传病害的危害,保证秋播作物全苗、壮苗。希各乡镇要加强宣传指导广大农户认真做好秋播作物种子处理和地下害虫的防治工作。

  一、发生趋势分析

  受冬春季气候异常、耕作方式变化、大范围农机跨区作业等因素影响,我县秋播作物种传、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总体呈现发生种类多、局部发生重的趋势。一是种传、土传病害局部重发生。小麦纹枯病、白粉病是我县小麦上的常发性病害,发生普遍,气候条件适宜的年份发生严重;小麦孢囊线虫病近年来在我县沂河淌麦田发现,并有逐年加重趋势;小麦全蚀病在我县个别乡镇旱茬麦田零星发生。二是地下害虫局部发生较重。地下害虫在我县主要发生在旱作区,近期我县降水偏少、光照充足,有利于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

  二、主要防治措施

  1、严把秋播作物种子关

  广大农户要做好秋播作物种子精选工作,到正规的种子经营部门选购有检疫合格证明的种子,发现有夹带小麦腥黑穗病等病粒的麦种或未经精选加工的麦种决不能作为秋播用种,防止检疫性病虫草传入我县。

  2、强化种子处理

  要对小麦种子进行风选,选晴好天气晒2—3天,以增强种子萌发力、提高种子发芽势。

  ①、稻茬小麦田:以预防纹枯病、白粉病为主,用33%多菌灵·三唑酮可湿粉剂(纹霉净)50克加水1公斤拌种25公斤或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立克秀)10毫升兑水300毫升稀释后拌种25公斤,晾干后播种。

  ②、旱茬小麦田:a、以预防纹枯病、黑穗病、地下害虫为主,用40%辛硫磷乳油50毫升,加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立克秀)10毫升兑水300毫升均匀拌麦种25公斤,边喷边拌,充分拌匀,拌后堆闷1-3小时,待药液全部吸收后播种;b、对小麦全蚀病发生较轻的田块:每10公斤麦种用3%敌委丹悬浮种衣剂80毫升加水300毫升拌种,拌匀晾干后即可播种,对重发田块进行轮作换茬,有条件的地区最好进行水旱轮作;c、对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区,可选用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按药种比1:45剂量拌种。

  ③、大麦田:以条纹病及麦类黑穗病为主,每10公斤麦种可用25%使百克乳油3000倍液浸种24小时,捞出晾干即可播种,或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立克秀)4.5毫升,兑适量水包衣,晾干后播种。

  3、其他防治地下害虫方法

  ①、毒土、毒饵:对大豆蛴螬、金针虫等发生较重的旱茬田,也可用毒土法,即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50毫升或40%毒死蜱200毫升拌细土25-30公斤,于耕耙前撒施,随耕翻入土。防治蝼蛄宜用毒饵法,即用90%晶体敌百虫75克,用适量水化开,拌炒香的麦麸或棉仁饼5公斤,亩用2.5公斤,于播种时施用。

  ②、喷雾法:选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顺麦垄喷施,每亩喷药液40公斤。

  注意事项:拌种应严格控制药量,以防中毒;拌种时边喷边拌,拌匀摊开晾干后播种。

责编:灌云县人民政府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收藏此页】【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