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病虫情报 > 正文

2014年病虫情报第十七期

发布日期:2014年08月01日11:53 浏览次数: 文章字号:转发微博: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QQ

  二代玉米螟发生与防治意见

  二代玉米螟是我县夏玉米上的主害代,幼虫为害玉米心叶,形成玉米花叶;继而幼虫钻蛀茎杆,使茎杆折断,造成玉米减产。为此,对二代玉米螟防治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防治工作,夺取夏玉米高产丰收。

  一、发生情况

  据系统田调查,7月21日见卵, 截止7月24日累计卵量1块。据7月24日田间调查,夏玉米花叶率0—4%,平均1.8%;百株有卵0—3块,平均0.4块。今年我县夏玉米由于播种时间参差不齐,玉米生育期差异较大,当前主要处于8叶1心至10叶1心期,7月底至8月中旬将陆续进入喇叭口期,是二代玉米螟为害盛期。随着田间卵的陆续孵化,玉米花叶率还将迅速上升,为害程度不断加重。预计今年二代玉米螟为中等偏轻发生年份。

  二、防治意见

  1、防治标准:百株玉米花叶率达10%以上。

  2、防治时间:玉米喇叭口期。

  3、防治方法:每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70毫升或25%辛·氰乳油50毫升,兑水30—40公斤用手动喷雾器对准玉米心叶喷雾。或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拌细土5公斤,每株玉米心叶丢毒土2—3克。由于二代玉米螟发生与为害期拉的较长,用药后5—7天要再用药防治一次。

责编:灌云县人民政府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1

【收藏此页】【打印】